专业的股票配资一览表由于该地在万里茶道中的重要性
2025年4月23日,“茶道酒香汾酒品牌推广活动”采访团从福建武夷山启程,驱车北上。途经九江、南昌、洪江、长沙、羊楼洞、武汉、襄阳、社旗、郑州、太原,穿越张家口、呼和浩特至二连浩特,整装后出境至蒙古国乌兰巴托,再一路向北,经俄罗斯恰克图、乌兰乌德、巴布什金,绕过湛蓝的贝加尔湖、伊尔库茨克,途经喀山、莫斯科,最终抵达圣彼得堡。
这段跨越中蒙俄三国的旅程,汽车与飞机交替,仍断断续续走了近两个月。当现代交通工具在柏油路上疾驰,我们很难想象:300年前,晋商用骆驼与马车,载着茶叶与汾酒,在荒漠、草原与林海中跋涉的艰辛——从山西到恰克图,单程便需穿越数千公里无人区,冬季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寒风裹着雪粒,夏季戈壁的热浪炙烤着车辙,驮队往往要走半年以上。那坛坛汾酒,在颠簸的马背上、在驼铃摇曳的商队中,成为晋商穿越时空的乡愁载体。
恰克图:汾酒叩开俄罗斯大门的口岸
恰克图在蒙语中意为“有茶叶的地方”,但实际上,这里的商队驼铃中,也始终回荡着汾酒的清香。
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恰克图这座位于中俄边境的小镇成为边境贸易口岸,曾是中俄贸易的重要枢纽,也是万里茶道的核心节点。晋商与俄商在此进行大规模贸易往来,用茶叶、丝绸、瓷器等中国商品换取俄罗斯的皮毛、棉毛织品和牲畜等物资,汾酒也随贸易浪潮在恰克图打开市场,进入俄罗斯腹地。
展开剩余86%当采访团穿过蒙俄边境,不远处一家名为“Tea Road”的餐厅撞入眼帘——木牌上褪色的茶叶纹样泛着暖光,铜铃随推门声叮咚作响,空气中似乎还飘着百年前砖茶的陈香。驱车前行不久,一座蓝白相间的俄式建筑探出身来,这就是恰克图博物馆。
博物馆一楼进门,左手边显眼位置有一口来自山西汾州府汾阳县信士万隆铺掌柜马万隆捐赠给恰克图当地关帝庙的钟。钟身刻着精美文字和图案,记录着捐赠者姓名和时间。这口钟不仅是中俄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晋商在恰克图开展商业活动、融入当地社会的重要标志。此外,馆内还陈列着许多经万里茶道运来的瓷器等文物,静静地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让我们仿佛看到当年晋商在恰克图忙碌的身影。恰克图博物馆馆长亚历山大介绍:“山西商人基本上垄断了恰克图贸易,经营项目‘上自绸缎、下至葱蒜’,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据悉,馆内收藏着大量与中俄两国历史和万里茶道相关的文物资料。虽因展品展期原因,曾一直在大堂陈列的大盛魁老白汾酒坛已被收藏至库房,但馆长对其印象深刻。他回忆道,酒坛造型古朴,散发着浓郁历史气息,“陶坛上‘老白汾酒’的痕迹虽已模糊,但坛口残留的酒渍仿佛还带着清香。”据博物馆的档案记载,晋商的货单上总是少不了“汾酒十坛”“二十坛”的记录。亚历山大认为,这些文物见证了晋商在恰克图的辉煌岁月,也见证了汾酒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播发展。
亚历山大表示,恰克图博物馆专门以展示万里茶道主题而闻名,它像一座历史丰碑,铭记着晋商的丰功伟绩,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万里茶道在中俄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汾酒,作为万里茶道上的重要商品之一,也在这座城市留下深深印记,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
山西酒史专家王文清介绍,晋商常家从乾隆年间开始,以“大德玉”商号在恰克图经营对俄贸易,随后又增设“大升玉”“大泉玉”“大美玉”“独慎玉”等商号,形成“玉”字连号,垄断恰克图茶叶贸易长达150余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汾酒搭乘着茶叶贸易的便车,源源不断地进入俄罗斯。清光绪六年(1880年),常家通过“独慎玉”商号在莫斯科设立分店,直接深入俄国腹地开展业务,汾酒也随之进一步拓展市场。
巴布什金:茶道与汾酒的交融之地
贝加尔湖东南岸的巴布什金,是当时俄国境内的重要码头。商人们发现,将茶叶和汾酒从这里用船渡到湖对岸,比绕行湖岸缩短了100多公里。夏季,商船破浪前行,酒坛与茶箱在甲板上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冬季湖面结冰,雪橇队便拉着货物在冰面上疾驰。晋商用汾酒与俄国民众交换取暖炭火,还教会他们用汾酒搭配餐饮。
巴布什金博物馆,陈列着许多与茶道相关的展品,无声地讲述着当年贸易的盛况。由于该地在万里茶道中的重要性,沙皇曾特批巴布什金村为市的建制。即便后来西伯利亚铁路通车,这条水路仍未被完全取代。老照片中,蒸汽火车的白烟与湖畔驮队的剪影相映成趣,酒坛上“汾酒”的汉字影影绰绰,成为文化交融的鲜活注脚。
山西酒史专家王文清告诉记者:“随着贸易的发展,在俄罗斯的山西人不断增多,这些出门在外的晋商难以割舍家乡的生活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一些汾酒。甚至有商人把汾酒酿酒师带到当地,利用当地的原材料结合汾酒的酿造工艺,酿出了适合自己的美酒。”这些酒除了自用,剩余部分还会出售,俄国人称这种酒为“中国人的伏特加”。此酒融合中外酿酒工艺之精华,中西合璧,可与世界名酒伏特加媲美,当时风靡整个俄罗斯及部分欧洲国家。
这种酿酒工艺的传播与融合,不仅是商业行为,更是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喀山:东方文化元素的留存与传承
采访团从西伯利亚抵达喀山,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城市位于伏尔加河中游左岸。喀山是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府,鞑靼族人在生活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东方文化元素。
走在喀山街头,能看到许多具有东方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融合了中俄两国建筑特色,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飞檐,又有俄罗斯建筑的华丽装饰,展现出独特艺术魅力。在当地餐馆里,俄罗斯人爱喝茶的习惯依然保留,每顿饭的必需饮品都是茶,一个茶包、一包砂糖,再配上饮料或是酒品。这是万里茶道留给他们的饮食文化财富,更是茶酒一路交流的结果。
300年前,晋商跨越国界,带着汾酒等家乡特产来到喀山。他们在此开设商号,与当地人进行贸易往来,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带到这里。汾酒作为晋商文化的重要象征,受到当地人喜爱。他们在品尝汾酒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白酒的独特风味,也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如今,在喀山的一些酒吧和餐厅里,还能看到汾酒的身影。它不再是晋商手中的商品,而是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连接着中俄两国人民的情感。当地人会在重要节日和庆典上饮用汾酒,用它招待亲朋好友,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汾酒已成为喀山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一部分,见证着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晋商与汾酒:万里茶道上的独特组合
汾酒之所以能够在俄罗斯传播,离不开晋商的努力。山西酒史专家王文清介绍,清代时,汾阳商人在俄罗斯设立商号,如“璧光发”“永广发”洋行等,主营茶叶、皮毛等大宗商品,同时利用既有贸易网络推广汾酒。“璧光发”洋行财东牛裕如在俄学徒时期,努力学习经营管理和俄语,自修四书五经。创业之初,他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步行经商,足迹遍及各地。始于小本经营,继而在莫斯科、恰克图、库伦等地设店经营,开设贸易字号,统称“璧光发”。他精通经营管理,团结中外同仁,经营大宗的皮毛和茶叶生意,讲究信誉,强调质量。其货物均用铅字印牌,以示确保质量,故产品信誉大增,生意兴隆,成为旅俄华侨中盛极一时的经营毛皮的巨商。随之他又远涉波兰的华沙、格但斯克,德国的柏林、莱比锡,日本的东京等地,和英、美、法等国的商人均有大宗生意往来。偶尔也回国内的东北经商。后期在天津的法租界开设了“牛裕如皮毛行”。在经营过程中,牛裕如深知汾酒的文化价值和市场潜力,将汾酒作为“中国符号”之一纳入经营范围,随着他的商贸步履,汾酒远涉世界多地,让更多人了解和品尝到汾酒的清香。“永广发”洋行经理任永康,民国年间富甲全乡,资金雄厚。清宣统二年(1910年),俄国内战,俄钞废止,仅“永广发”一家洋行即损失白银16万两。尽管遭受巨大损失,但任永康没有放弃对汾酒的推广。他深知汾酒是晋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继续利用自己的商业网络,将汾酒销售到俄罗斯各地,为汾酒在俄罗斯的传播做出重要贡献。“祥发永”茶庄总号设在张家口,向俄国推销中国名茶。茶庄有常驻汉口,由福建省、湖南省、湖北省采购大宗茶叶的老板;有常驻恰克图、库伦与俄国人做买卖的老板,经营活跃。在经营茶叶的同时,“祥发永”茶庄也将汾酒输入俄国市场。他们将汾酒与茶叶搭配销售,让俄罗斯人在品尝中国茶叶的同时,也能品尝到中国白酒的独特风味。
王文清指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旅俄晋商大户共有60多家,依附的小户有50多家,大小商户都有汾阳商人为其店伙或掌柜,总计不下2000人。民国初年,汾阳县西南乡三泉一带几乎村村都有旅俄商人,熟悉俄文者大有人在。同时,旅俄商人进出口物资常由数千头骆驼过长城,越沙漠,往返驮运,故汾阳西关郑姓、阳城马家、张家堡田家、康宁堡白家、武家、王家都因搞长途贩运而发达。除了这些大型商号,还有许多小商贩,他们旅俄经商,无形中也参与到汾酒的推广中来。他们背着汾酒,走南闯北,将汾酒带到俄罗斯的诸多角落,用最朴实的方式向俄罗斯人民展示汾酒的历史和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汾酒。
汾酒国际化:续写“万里同源”传奇
时光流转,万里茶道已成为历史,但汾酒与晋商的故事依然流传。如今,汾酒以“国际化”为帆,续写“万里同源”的传奇。
在国际市场上,汾酒积极拓展业务,加强品牌推广,向世界展示中国白酒的独特魅力。汾酒以其悠久的历史、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酿造工艺,赢得国际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在俄罗斯,汾酒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开始了解和品尝汾酒。
同时,汾酒注重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这种文化融合的方式,不仅让汾酒更好地融入俄罗斯市场,也促进了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俄罗斯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和文化内涵。“万里茶道,万里汾酒;天下晋商,清香天下”。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汾酒与晋商文化深厚底蕴的生动写照。它激励着我们在新的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汾酒的清香飘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禁为晋商的勇气和智慧所折服。他们在万里茶道上留下的足迹,成为中俄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汾酒,作为晋商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在这条古老的商道上绽放出耀眼光芒。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继承和发扬晋商精神,让汾酒在国际市场上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让中俄两国的友谊在茶道酒香中不断延续和升华。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刘子平 张琪
1.恰克图博物馆外景。
2.圣彼得堡喀山大教堂外景。
3.喀山爱情碗。
4.恰克图博物馆馆长亚历山大(右)接受采访。
5.恰克图博物馆内,有一口来自山西汾州府汾阳县信士万隆铺掌柜马万隆捐赠给恰克图当地关帝庙的钟。
6、7.巴布什金博物馆,陈列着许多与茶道相关的展品。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寇宁摄
发布于:山西省中金汇融-10大配资平台-证券配资网站-配资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靠谱的配资公司下次见面时自然照顾到(“我给你点了三分糖的奶茶
- 下一篇:没有了